第518章 绝望的多铎(2 / 2)

多铎大大小小的战斗,经历过无数次。

见过的尸体没有百万,也有十万。

可为什么这一次,他会有这么大的战后创伤呢?

归根结底是他的心里受到了创伤。

他认为是自已一时不察,贸然出战的结果。

死伤了几万人马,说实在他并不在乎。

他心中过不去的坎是这一次战败。

将会彻底葬送大清得之不易,一统天下的机会。

因为他心中很清楚,燕京对于大明,对于天下来说,政治意义的重要性。

他这一次战败,也就意味着京城,必然会失守。

而他将会成为大清的罪人。

也对不起对他寄予厚望的哥哥多尔衮。

如果,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,他一定不会这般着急冒进。

可惜,现在一切都晚了。

如今霸州城内,虽然还有两万五千战兵。

但全军将士士气低落,战斗力已经跌倒谷底。

这样的军队,别说战胜城外的明军。

就是守城都费力。

将无斗志,军无战心,这仗必败无疑。

除了这些现状外,还有重要的一点。

军中粮草已经耗尽。

这次北进,为了加快行军速度,多铎就带了十天粮草。

如今七天过去,城中粮草已经不足十日所需。

这还是因为战死了几万人,留存下不少粮食。

否则的话他们已经濒临粮尽。

至于霸州,这些年战乱不止。

城中如今不过一万八千多人口,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。

基本上家家都吃不饱,穿不暖。

就是挖地三尺,也征集不到几天粮食。

而且战败后,战马也基本损失殆尽。

那可是足足两万多匹战马啊。

都成了明军的战利品。

如今多铎帐下,只剩下一千巴牙纛亲卫骑兵队伍。

面对这般绝境。

多铎要是不内疚,心理不受创伤那怪了。

“额尔德,你说我大清还有希望吗?”

多铎看着面前的护军参领额尔德,并没有去接他手中的药汤,而是感慨的叹了口气。

“殿下,奴才是个粗人,不懂那些大道理。”

额尔德把药汤放在桌面上,噗通一声跪在多铎面前说道。

“但奴才知道,从太祖建州起兵来,我大清已经历经三帝。”

“如今再苦再难,也没有太祖昔年起兵难。”

“说句不中听的话,燕京丢了,只要辽东还在。”

“盛京还在,我八旗勇士还在。”

“咱们就能够卷土重来。”

额尔德慷慨激昂的一番肺腑之言,让多铎也不由一愣。

他没有想到,额尔德竟然能够说出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。

很显然,额尔德说的有道理。

眼下局面虽然糟糕,可大清还有辽东的千里之地。

还有关中,山西,川中大片土地。

这比起五十年前太祖,也就是他父亲努尔哈赤起兵来说,局面已经算得上极好了。

想到这些的多铎,原本无神的眼神,逐渐凝聚出了一道光泽。

“额尔德,你说的对,我是太祖的儿子,是我大清的巴图鲁,是辽东的海东青。”

“只要辽东还在,我大清就还有希望。”

沉声而起的多铎,端起面前的药汤,一口灌了下去。

抬手擦拭了一下嘴角的多铎,振奋道。

“传令鄂拜,把全城百姓全部集中起来。”

“把钱粮都收集起来,我们准备突围。”

“往城东杀出去,返回保定,集结河北山西的军队,咱们从宣府方向杀回燕京。”

“喳!”

见到多铎振奋的精神,额尔德兴奋的起身退了出去。

接到多铎军令的鄂拜,立即带着军队,对城内的百姓,展开了一场劫掠和杀戮。

一夜下来,城中被杀的百姓,多达四千多人。

剩余的一万多人,被集中到了东门城门内。

黎明时分,天色蒙蒙亮。

睡了几个时辰的多铎,在额尔德,车尔布等一众护军参领。

还有护军统领顾纳岱,集合了两万将士,在东门城区集结完毕。

“大清的勇士们,一时的胜败,不能说明什么。”

“现在请握紧你们手中的马刀,跟随本王的战旗。”

“随我杀出城,本王一定把你们带回辽东老家,与你们的家人团聚!”

马背上的多铎,挥舞着马刀,声嘶力竭的鼓舞演说。

让这支残兵败将,逐渐涌起了一股战意。

“死战!

死战!

死战!”

众将齐声高呼之下,三军将士齐声吼道。

“鄂拜,驱使百姓出城。”

“顾纳岱,率领中军人马,紧随其后,一口气冲出去!”

看着三军将士爆发出来的战意,以及攀升的士气。

多铎大喝一声,下达了突围的军令。

以一万多百姓开道,冲击明军队列,然后大军紧随其后展开冲杀。

多铎这一招,虽然是老招式。

但在战场上却颇有成效。

此刻东门外,侍卫军前营参将徐信,副将傅长春率领的一万人马。

是昨晚连夜驻扎在城外,连营垒都没来得及建立起来。

面对清军突然的杀出,多少有些措手不及。

徐信和傅长春都是大名府一战中,重新归队的明军将领。

二人深知这一仗的重要性。

也明白想要获得信任和重用,这一仗绝对不能露怯。

“全营列阵,准备迎战。”

策马冲到阵前的徐信,高举手中长枪,厉声吼道。

“傅长春,你率督战队列阵后方,战斗打响,谁敢后退者,斩!”

没有丝毫迟疑,看到城门口冲出来的清军人马。

徐信悍然率军冲上了战场。

城门狭小,数万人马出城,拥挤不堪。

率先发动攻击,趁敌人军阵未摆开,这是最好的破敌时机。

当然,徐信的自信,来自他身后还有骑兵营的存在。

城南西北三个方向,还有数万明军在。

只要他能够挡住清军第一轮冲锋,把清军拖在城门口。

哪怕是他前营将士拼光了,胜利依旧属于他。

“不要恋战,出城之后,两翼突围杀出去。”

“告诉鄂拜,就算是战死,也要给我拖住明军的进攻。”

驰马冲出城门的多铎,见到明军发起的主动进攻,一眼便看出了徐信的部署。

为了突围,他已经做好准备。

那就是让鄂拜率领一万人马死战,拖住明军。

他和顾纳岱,以及额尔德,车尔布率领一部分兵马冲出去。

东门外的战斗,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。

心怀死志报国的鄂拜,带着帐下的一万人马,驱使着裹挟的一万多百姓,悍然的冲进了战场。

北门外明军营地。

接到东门外清军突围的消息,杨衍和杨朴都有些意外。

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。

虽然他们昨晚召开了战斗部署,但那只是他们自已的想法。

多铎率先突围,并不新奇。

“杨总兵,你带后军营留下来,同时传令南门和西门外的齐翼龙,杨威率军增援东门。”

“吴六奇将军,集合你部人马,随我火速增援东门。”

披挂上马的杨衍,高举手中的点钢枪,与吴六奇率领的左营将士,几乎是飞奔着冲向了东门。

因为多铎抓住的时机太过精准。

徐信和傅长春率领的前营一万人马,在鄂拜带领的清军和百姓队伍冲击下。

同样没有来得及展开和围堵。

多铎带领的一万多人马,从战场两翼快速冲了出去。

一路打马飞奔的多铎,一口气跑出十几里。

身后的一万多将士,一路奔跑之下,陆续有数千人掉队。

而且整个队伍拉的宛若一条长蛇,延绵数里的散落在平原之上。

但这个时候,多铎也顾不得收拢人马。

原因很简单,他们并没有脱离危险。

现在对于他来说,最关键的就是逃出去,其它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。

“殿下,过了前面那片密林,就是牤牛河,只要渡过河,胜利就在眼前。”

额尔德一路驱马,跟随在多铎身旁。

眼看前方出现一片密林,额尔德有些振奋的说道。

然而,不等多铎回话。

前方的林间,突然出现了一面面耀眼的日月赤色大旗。

紧接着在阳光照耀下,一个个骑着战马,身穿甲胄的明军骑兵,赫然挡在了他们面前。

当看到这一幕时,多铎以及左右的一众将士。

脸上和眼眸之中,无不是露出了绝望之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