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5章 辞去大将军职务(2 / 2)

面相上朱慈炤与先帝崇祯,还真有几分相似。

尤其眉眼,几乎如出一辙。

“还请陛下明示。”

韩烈假装不明所以的回道。

郑芝龙出任大将军,执掌军权,对于现在南明朝堂来说,确实不妥。

但对于韩烈来说,却是借机除掉此人最好的办法。

“朕听闻郑芝龙兄弟,性情跋扈,目无礼法,出任大将军之职,如何服众?”

朱慈炤心中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。

那就是你韩烈是头猛虎,那郑芝龙兄弟就是一群饿狼。

朕好不容易把你这头猛虎赶走,再把郑芝龙扶上大将军之位,岂不是引狼入室?

当然这话自然不能说出来。

“陛下,郑芝龙家族在福建,拥有水陆大军十二万人马。”

“微臣去职之后,唯有手握兵权的郑芝龙,才能能力和实力,执掌天下兵马大权。”

“难道陛下不想把郑家的水陆大军,收归为已用?”

韩烈这么一反问,小皇帝一时也有些语塞。

郑芝龙一族是饿狼,肯定是要解决的。

按照太子太保程注的建议,既要解除韩烈的兵权。

也要把郑芝龙一族除掉,方能稳定朝局。

吏部左右侍郎刘理顺,朱大典之所以提议郑鸿逵出任操江水师营提督。

就是为了拉拢郑家,让他们在关键时刻,能够入京勤王护驾。

以防解除兵权后的韩烈,会做出谋反的举动。

如果能够掌控水师营,以及编成亲军卫。

再加上郑家的人马支持,即便抵抗不了韩烈的兵马。

也能确保京师的安全。

至于大将军的人选,内外朝臣一致都推荐史可法来出任。

史可法既是江南士林一派,也与韩烈一派的关系不错。

程注,顾锡畴,朱大典等人,都一致认为,只要推史可法出任大将军一职。

韩烈一派的人都不会反对。

此时,韩烈所不知道的是,保皇派的太子太保程注,何瑞征,朱之臣等人。

包括户部右侍郎顾锡畴,刑部左侍郎张有誉,鸿胪寺卿梁云构。

以及吏部左右侍郎刘理顺,朱大典等一帮老臣。

已经结成同盟,而促使他们结成同盟的人,就是张慎言这个病故之人。

而倪元璐和姜曰广也默认了他们操作。

二人借故辞职返乡,就是给韩烈让位。

以内阁首辅的位置,把韩烈困在京城。

从而让出大将军之职,然后他们借助操江水师营,亲军卫掌控京师。

再把史可法推出来担任大将军一职,收拢韩烈帐下的人马。

若是这个设想完成,韩烈就会被彻底架空。

等到了史可法完全掌握韩烈帐下人马。

那么韩烈的生死,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了。

然而,他们的设想虽好,却没有想到韩烈会推举郑芝龙出任大将军之位。

“梁国公,大将军一职,是否来日大朝会上再议呢?”

小皇帝知道自已即便贵为皇帝,也无法直接下诏任命。

这事要想办成,只能借助朝会的廷议。

只要在朝会廷议上,一半以上大臣支持,他就可以直接下诏任命。

到时候就是韩烈反对也没用。

“微臣谨遵陛下旨意。”

韩烈欣然拜道。

朝会廷议,按照大明律,在京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吏,都必须参加。

七品以下官吏,可自愿参加。

眼下京城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,大小官吏多达千人之多。

能够参加议政的人选,主要还是六部尚书,左右侍郎,以及各司郎中。

其次是六科给事中,别看这给事中只是六七品的小吏,却拥有弹劾宰相的权利。

所谓的五寺既大理寺、太常寺、光禄寺、太仆寺、鸿胪寺。

二监则是国子监和少府监。

二院是都察院和翰林院。

一府原为中书府,后来改为了内阁衙门。

但真正有决定权,主要还是内阁和六部尚书。

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内阁,文臣可以封驳诏书。

即便皇帝下诏,内阁要是不同意,诏书也下达不下去。

这也是小皇帝为何不直接下诏书的原因。

其次小皇帝希望借助朝会廷议来推动权利。

想法是不错,可惜他现在还没亲政。

只要韩烈出任了内阁首辅,加上掌控了内阁话语权。

就算廷议通过了议题,他也可以驳斥回去,从而架空皇权。

而这就是明朝中后期内阁相权所拥有的巨大权利。

韩烈前脚刚出宫。

他辞去大将军一职的消息,就有如狂风一般传遍了京城。

朝中政敌们还没来得及弹冠相庆。

韩烈帐下的将领们,却一拥而至,赶到韩烈在城中的府邸门口。

看到原来的大将军府牌匾,已经改成了梁国公府的牌匾时。

亲卫营副将杨朴,各营参将吴六奇,张名扬,徐信,傅长春、刘登瀛,余世忠等人不由都傻眼了。

“大将军真辞职了?”

张名扬有些茫然的看向杨朴和吴六奇问道。

“这不是明摆着吗?牌匾都换了。”

吴六奇一脸愤慨的吼道。

“肯定是有奸臣逼迫大将军辞职,咱们应该上书皇帝。”

“请求皇帝下诏,归还大将军职务。”

“吴将军说的对,必须归还大将军职务。”

张名扬,余世忠等人纷纷扬声喊道。

“都给滚回去,梁国公有令,谁要敢闹事,军法处置。”

正当众人嚷嚷着,要进入府门时,孙思克在王辅臣的陪同下,出现在了府门口。

“杨总兵,国公让你带着大家回营地。”

“咱们是武将,朝堂之事,不要掺和,国公自有安排。”

“这是国公的令箭,你收好了。”

“从现在起,谁敢闹事,军法处置。”

孙思克说罢,手托令箭,递给了杨朴。

“末将遵命。”

只有一臂的杨朴,连忙上前,单手接过令箭喊道。

“众将听令,速速返回营地,违令者斩!”

看到韩烈的令箭,众将虽然不明其意。

却也只得乖乖返回大教场营地。

“人都回去了吧?”

前院客厅内,与李元忠和崔定国谈话的韩烈,见到孙思克回转,遂笑着问道。

“都回去了,就是情绪很激动,对于您辞去大将军职务,大家都不理解。”

孙思克恭敬的回道。

事实孙思克也不理解。

韩烈突然辞去大将军一职,真正知道其中深意的人,只有昨晚密谋的孙传庭,曾樱,路振飞三人知道。

正所谓谋不与众。

即便孙思克是心腹大将,韩烈暂时也没有打算告之。

包括眼前前来参见的李元忠和崔定国二人。

“此事关乎朝堂稳定,你们就不要多问了。”

“现在开始,你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。”

“那就是牢牢抓紧兵权,没有我的令箭手令,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。”

韩烈看着几人,严肃的传达了自已的命令。

“末将等遵命!”

虽然不明白韩烈背后的谋划。

但这会大家却都明白了。

韩烈并没有打算放弃兵权。

其实孙思克他们,也不在乎韩烈担任什么职务。

只要韩烈不主动放弃兵权,即便皇帝的诏书,在军中也不好使。

“公愚,你起草一份文书。”

随后韩烈对刘楗吩咐道。

“是。”

“本公即将出任内阁首辅,着各军总兵官,湖广,江西,山东,浙江、河南、河北各省督抚。”

“上表拥护南安侯,福建提督军务总兵官郑芝龙出任大将军一职。”

韩烈起身想了想,对刘楗传达了命令。

“啊?”

众将无不是吃惊的看着韩烈。

刘楗虽然没有停下手,却也是有些震惊。

大将军一职,即便要推荐他人,也轮不到郑芝龙一个出身海盗的强盗吧?

“此令誊抄二十份,务必传达到各军,以及我们掌控的各省督抚手中。”

“荩臣,你安排快马,六百里加急发出去。”

“然后在把他们奏疏,带回京城。”

韩烈依旧没有多做解释,而是郑重的强调了一遍。

“是。”

刘楗和孙思克见状,也没敢多问。

“庆之,大将军一职,就算您不干了,老罗,李岩,杨衍,还有老崔都有资格啊。”

“只要你一句话,兄弟们还能不支持吗?”

实在有些想不通的李元忠,忍不住的问道。

他是韩烈的姐夫,跟随韩烈多年,大家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“我自有主张,这是朝堂之争,你们按照我部署行事即可。”

韩烈霸道的回了句,见气氛有些沉闷。

他依旧没有解释,而是笑了笑说道。

“有些时日没有小聚了,今晚你们几个留下来吃饭。”

“我让小宛多准备几个菜,咱们兄弟们好好喝一杯。”

“那末将等就叨扰了。”

崔定国闻言,拉了拉李元忠,笑着应道。